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推进暨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启动部署会精神,9月6日下午,学院召开专题工作会,推动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形成严的基调、严的氛围和严的态势,引导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学院全体思政教师参加,本次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汪一江主持。(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现场) 汪一江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教育部的部署和安排,结合学院的工作实际,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积极回应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期盼,着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步入转段升级的新阶段,要前所未有地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前所未有地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引领,切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走深走实。要始终坚持零容忍高压态势,严肃追责,以此倒逼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筑牢师德师风防线。三是要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强大合力



为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2023年版)教材体系,有效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做好新学期教学工作,9月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召开新学期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临时负责人樊晨主持,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 备课会伊始,樊晨老师介绍了本学期教学班级的基本情况,并就教学进度、教学重点、教学考评等相关事宜进行详细说明。随后,教研室指导专家胡安全教授就“新思想”课程重要性及规范性进行阐述,对新学期教研室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求“新思想”教研室全体教师在授课时做到贯彻落实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系统性,向学生传达准确科学、准确、系统认识。二是加强学情分析,明确课程定位,熟悉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考核,形成合理的授课规划和课程安排,必须高度重视、严肃对待、切忌随意发挥。 与会教师就本学期教研室工作安排、教学实践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承担新课程教学使



8月21日至24日,安徽省2023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前培训在芜湖举行。此次培训由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主办、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安徽师范大学)承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孙惠玲、张齐云、李雅婧、缪玲丽四位新进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安徽师范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周旭参加了开班仪式并代表学校致辞,安徽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王后林作动员报告,开班仪式由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主任、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姚宏志教授主持。 此次培训为期四天,来自国内多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学者先后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文的撰写与投稿技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重难点、新时代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做一个合格思政课教师的思考、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方法等培训内容进行了专题报告和讨论交流。 本次岗前培训师资力量雄厚、课程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



6月16日至20日,由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主办,安徽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学基地、安徽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形策”课分指导委、教育部(安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承办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专题培训班在合肥顺利举办,来自全省高校90余名任课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班,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孙惠玲、樊晨及任晨晨三位老师参加了此次培训。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思政处处长王后林,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斌出席开班仪式。王后林围绕“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题,结合我省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对相关文件进行了解读,并从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提升的三个认识、三个了解、三个加强、三个注意等9大方面进行了全面阐释,报告政治站位高,政策性与学理性强,对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很强现实指导意义。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主任王先俊教授作了题为《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讲好建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主题讲座,他全面回顾梳理了我国高校思政课程设置的发展脉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6月16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演讲与辩论协会承办,在A3W401教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用一堂好课致青春,比赛邀请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工秘书吴猛、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英教授、张贤法、高旭、杨明明、缪玲丽、刘畅和王燕老师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图为参赛队伍比赛现场)本次比赛共有十支队伍参加,选手们主要围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时事热点问题展开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授课内容、制作课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现场教学展示。比赛现场,选手们个个转变为思政课小教师,生动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将思政课教材中的理论与青年学生身边的现实相结合,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本领担当与志存高远。(图为比赛颁奖现场)十支队伍全部演讲完毕后,评委



2023年5月22日至6月9日,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第77、78期)在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举办,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省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共计190余人参加,我院吕晓婷老师参加本期研修班学习。 本次研修班旨在引导学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研修内容分三个单元:一是马克思主义原著原理;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三是党性教育。研修方法采取理论讲授、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方式,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呈现出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吕晓婷老师表示,通过本次研修学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理解,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理论素养,增强了党性历练。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学习,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



6月9日至13日,由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主办,安徽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学基地、安徽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课分指导委、教育部(安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承办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专题培训班在合肥市包河区委党校顺利举办,来自全省高校90余名专职思政课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班。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鲍翠翠、吴佳两位老师参加了此次培训。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思政处处长王后林,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斌出席开班仪式。在理论教学环节,王后林围绕“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题,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件进行了解读,并从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提升的三个认识、三个了解、三个加强、三个注意等9个方面、27个重点进行全面阐释,强调了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课队伍建设等。安徽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主任王先俊教授作了题为《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讲好建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主题讲座,他全面回顾梳理了我国高校思政课程设置的发展脉络,详细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



6月2日至6月6日,由省委教育工委主办,安徽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学基地、安徽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德法”课分指导委、教育部(安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承办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专题培训班在绩溪县委党校顺利举办,来自全省高校近120名专职思政课教师参加了专题培训班。绩溪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胡亦萍,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斌出席开班仪式,胡亦萍、张斌分别致辞,仪式由曾娟主持。理论教学中,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代玉启教授作了题为《“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师教研一体化的定位和走向》的专题报告,结合思政实践课程,围绕教研一体化问题的提出、独特性、指向、展开、拓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提出“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一体化的十个要点,为“德法”课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进行了针对性的答疑解惑,提出可操作性的贯彻落实意见和建议。张斌以“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使命与责任”为题,着重就思政课教师角色认同、信心树立、马院功能定位、教学科研中互促成长、马院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