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号召,提升城乡地区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综合素质,7月2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203班“乡约一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团队在指导老师张贤法的带领下深入芜湖市湾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护苗计划”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为理论宣讲,通过知识传递,理论教育,为当地青少年学生,特别是特殊家庭情况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起一道坚实的成长保护网。
(图为宣讲员们作理论宣讲)
宣讲第一环节,实践团队以“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为主题,为青少年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党史宣讲教育。通过讲述“红船精神”、“只点一根灯芯的故事”、“半条棉被的故事”等一系列党史故事,生动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初心宗旨,激发了青少年学生对党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在互动问答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纷纷表示要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二环节,实践团队开展了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旨在学生对溺水危害的认识,加强自救和互救意识,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宣讲员详细讲解了溺水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溺水后的急救方法。强调了无论是在游泳池、河流、湖泊还是其他水域,都存在溺水的风险,鼓励青少年学生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中,向家人和身边同学朋友宣传防溺水的重要性,共同筑起防溺水安全防线。
理论宣讲第三环节,实践团队特别设置了防电信诈骗教育,旨在提高青少年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减少网络诈骗事件的发生。宣讲员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详细讲解了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措施。特别强调了如何识别网络钓鱼、虚假中奖、冒充公检法等诈骗行为,并告诫大家要提高警惕,切勿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图为现场互动)
宣讲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学生和家长的积极互动,大家纷纷表示对网络诈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
本次英语2203班大学生“乡约一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的“护苗计划”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队的大学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助力城乡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图为张贤法作总结指导以及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