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盛大启幕。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盛世的自豪,共同观看这场承载着荣光与梦想的视觉盛宴。常务副院长胡安全:我在学校组织的集中会场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仪式直播后,感到热血沸腾,振奋人心!这个纪念活动、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阅兵,宣示了一个深刻道理,那就是:8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了日本法西斯,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8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也一定能够打赢贸易战、关税战、金融战等各种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院长助理任晨晨:历史烽火已淬炼为指引未来的明灯,时代号角正激荡着继往开来的征程。这场气势恢宏的国家盛典,如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将八十载风雨沧桑与新时代辉煌成就完美交融,让我深受震撼、倍感自豪,深切感受到国家日益强盛的坚实步伐。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

管理员 2025/09/0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着力增强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8月16日至20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派刘洪、李婵、骆月明、李林、杜琪琪五名教师参加了安徽省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前培训。此次培训由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主办、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省多所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进行思政教育的学习与交流。(图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安徽省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前培训)在主题报告阶段,来自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为学员授课,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姚宏志、李祥兴副院长做主持。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先俊教授作了《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讲好建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辅导报告、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鑫作了《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方法》的辅导报告、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张正光作了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08/2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历史文化底蕴、传承红色革命精神,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302班“心栖”“三下乡” 实践团队近日走进宿州市,先后参观宿州市博物馆与雪枫公园,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汲取奋进力量。(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宿州市博物馆)活动伊始,同学们来到了宿州博物馆,并在讲解员带领下开启 “穿越时空的对话”。从新石器时代陶器、商周青铜礼器,到秦汉铁器、唐宋瓷器,一件件文物陈列,诉说宿州 “扼汴控淮” 千年变迁。在 “古邑风华” 展区,同学们驻足隋唐大运河宿州段模拟场景,借动态投影感受 “舟车汇聚、商贾云集” 繁华;“近代风云” 板块里,抗日战争时期步枪、支前独轮车等实物,让大家体会到宿州人民民族危亡时的英勇抗争。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提笔记录、低声讨论,在与历史对话里,对 “文化自信” 有了更具体理解。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雪枫公园)午后,实践队一行来到雪枫公园中的彭雪枫纪念馆,通过详实史料、珍贵照片和复原战斗场景,了解彭雪枫将军从投身革命、创建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08/20

“清冷水入中江流,以水淬铁铁可柔。千门扬锤声不休,百炼精镂过梁州,精美工聚物有尤,汤鹏之技古莫俦。”这是清代乾隆年间流传在芜湖的《汤鹏铁画歌》。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引,2025年暑期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匠心传承”实践团,在李仁往、赖敏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探访芜湖市鸠江区飞龙铁画生产基地,亲身参与到“铁骨画魂”的工匠精神传承中。通过实地观摩、匠人访谈与技艺体验,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这项三百多年非遗技艺的魅力,更在铁锤与铁砧的撞击声中,触摸到中华工匠精神的时代脉搏。(图为实践团队合照)清康熙年间,在发达的冶炼工艺影响下,姑孰派画家肖云从和铁画艺人汤鹏经过磨砺与创新,创造了独特的芜湖铁画。铁画以其“铁打丹青”的独特技艺闻名于世,它以钢铁为“墨”,以铁砧为“纸”,以铁锤为“笔”,将中国画的意境、书法的风骨、雕塑的立体感完美熔铸于一体。实践团队通过非遗传承人高文清老师和任老师的介绍,不仅系统地了解铁画历史、取材到制作的全过程,还深刻感悟到铁画传统手工制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08/2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文化使命感,管理工程学院“青衿徽语”实践团在指导教师陈效晨、周晓凡、刘畅老师的指导下,于2025年7月奔赴安徽省绩溪县,通过实地调研、参观学习、文化体验及校地合作等方式,深入挖掘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传承现状,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图为实践团与指导教师合影)开展校地合作,搭建实践平台7月7日,管理工程学院“青衿徽语”实践团与绩溪县上庄镇人民政府在上庄镇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暨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双方秉持着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就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协商,并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签订了协议书。此次签约标志着校地双方合作迈入了新的阶段,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地方发展搭建了坚实的桥梁,也为实践团深入探寻徽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图为签约仪式现场)(图为实践团全体及指导老师与上庄镇相关负责人合影)深入文化源头 探寻徽韵魅力7月6日至17日,“青衿徽语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08/20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青年力量融入基层治理,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领域青锋”实践团赴芜湖市湾沚区开展了为期1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樊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聚焦“物业管理现代化”与“青年社区参与”两大主题,通过政策研习、实地调研、对策研讨等形式,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贡献青春智慧。活动前期,队员们首先系统研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物业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并与湾沚区住建局物业管理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通过专题培训,队员们掌握了物业管理的政策框架与实践难点,为调研奠定专业基础。队长王梦涵表示,“只有吃透政策,才能发现真问题。”(图为团队成员前往湾沚区农林水大厦进行实地交流与学习的合照)7月1日早晨,实践团正式展开实地探访。队员们踏着晨露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湾沚区农林水大厦,与住建局物业的负责人及业务骨干进行交流学习,住建局物管中心的王主任、陶主任热情接待了实践团队,向团队成员分发了需要调查的物业数据,详细介绍并解释了相关物业政策与物业在基层治理的重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08/20

为深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激活乡村文化记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管理工程学院“芜韵乡传・非遗探行”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王燕、李梦媛的带领下,走进芜湖市南陵县,围绕“板龙舞韵寻光,目连戏韵焕彩”主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探寻非遗魅力,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探访研习:触摸非遗根脉,感知匠心传承实践团首先来到南陵县许镇镇丁塘村,开启对板龙灯文化的探访之旅。在方耀林书记的带领下,成员们结识了板龙灯非遗传承人程永胜及其儿子,深度了解这一拥有600余年历史的市级非遗文化。程师傅详细介绍了板龙灯的演变与工艺:从早期的板凳龙到现代的木板龙,每节龙身长2.2至2.4米,以硬质木板连接,两端圆孔穿木棒形成可伸缩龙体;龙头高约2米,以竹片、铁丝为骨,外覆绸缎,龙须、龙眼、龙牙皆精心制作,栩栩如生。成员们还亲手学习破篾、扎架、蒙布、绘纹等工序,在程师傅“龙头是灵魂,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的叮嘱中,体会传统工艺的精细与严谨。(图为非遗传承人程永胜向实践团成员介绍板龙灯构成及制作流程)(图为制作板龙灯的材料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08/2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着力增强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8月16日至20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派刘洪、李婵、骆月明、李林、杜琪琪五名教师参加了安徽省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前培训。此次培训由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主办、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省多所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进行思政教育的学习与交流。(图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安徽省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前培训)在主题报告阶段,来自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为学员授课,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姚宏志、李祥兴副院长做主持。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先俊教授作了《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讲好建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辅导报告、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鑫作了《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方法》的辅导报告、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张正光作了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