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赴南京开展“铭记历史践初心,红色足迹砺新程”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以历史为脉络,先后走进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渡江胜利纪念馆,通过实地学习、沉浸式体验,引导党员以史为镜、叩问初心,凝聚奋进新时代的信仰力量。
鉴往知来 汲取历史经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活动首站来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党员们通过文献、文物和场景复原,系统回顾了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到失败的全过程。党支部书记汪一江在参观中强调:“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农民运动的缩影,其历史教训深刻揭示了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和先进阶级领导,革命终将走向失败。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我们要以唯物史观分析历史规律,深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必然性的认识。”现场党员围绕“历史选择与人民力量”展开讨论,从近代农民运动的局限性中感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意义。
(图为支部成员在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合影)
铭记苦难 砥砺复兴之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在庄严肃穆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支部党员向遇难者敬献白菊,于“万人坑”遗址前默哀悼念。纪念馆内“历史证人的脚印”等展陈,以铁证揭露侵华日军暴行,更彰显中华民族从屈辱中觉醒的历程。支部组织委员张齐云动情表示:“30万同胞的鲜血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方能立足。新时代党员更要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将爱国情怀融入思政育人实践。”党员们在留言墙上写下“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誓言,誓言以史为鉴守护民族记忆。
赓续血脉 激扬奋斗豪情——渡江胜利纪念馆
活动最后一站抵达渡江胜利纪念馆。巨幅雕塑《千帆竞渡》、多媒体投影动画生动再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阔场景。党员们在“京电号”前驻足,聆听“渡江第一船”的故事,深切体会“军民同心、革命必胜”的精神伟力。面对党旗,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支部书记汪一江在总结中谈到:“从太平天国的历史教训,到南京大屠杀的民族创伤,再到渡江战役的胜利号角,这条‘苦难辉煌’之路印证了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我们要将今日所学所感转化为讲好‘大思政课’的动力,培养更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为党支部成员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前的合影)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以历史为教科书,通过“看、听、思、悟”立体化学习,引导党员在百年沧桑巨变中坚定理想信念。返程途中,党员们结合参观感悟,围绕“如何将党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挖红色资源“活教材”,守好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在教书育人中赓续红色基因,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