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开展教研会议(一)



为统筹推进新学期教学工作,提升课程建设质量,2025年2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在A1N510党员活动室召开新学期首次教学研讨会。会议由课程组负责人韩燕玉主持,全体任课教师及教学督导汪一江教授共同参与。
(图为课程组开会)
会议聚焦教学任务部署与质量提升双重目标。韩燕玉系统布置了学期初重点工作:一是组织教学文档专项检查,确保教学材料规范完整;二是推进教师听课评课制度,促进教学经验交流;三是发布实践教学方案,强化理论与实践融合;四是启动专题课件优化工程打造精教学资源库。她强调,要以"精准施策、协同创新"为原则,持续深化教学改革。
(图为韩燕玉布置工作)
教学督导汪一江教授结合首周听课情况作专题反馈。他高度评价孙惠玲老师"以亲身经历串联历史脉络,用社会热点激活课堂互动"的教学特色,以及缪玲丽老师"情感饱满、史料详实"的授课风格。针对教学提升方向,汪教授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深化教学内容学理支撑,在知识传授中凸显价值引领;二是创新"问题链+案例库"教学模式,增强课堂吸引力;三是建立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轨培养机制,通过课题申报、论文撰写等路径提升教研能力。
(图为汪一江发言)
根据会议部署,课程组将以教学检查为抓手夯实教学规范,通过常态化听课评课促进教学互鉴,依托实践教学任务深化育人实效,并以专题课件开发推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全体教师表示,将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高标准落实教学要求,持续提升课程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为新学期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