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科研
实践教学 首页 > 教学科研 > 实践教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切实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不断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12月2日至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50余人前往安徽岳西大别山区开展为期2天的“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革命精神。12月2日,实践教学团队分别来到了岳西县大别山烈士陵园、中央红军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和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在大别山烈士陵园,全体师生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了解了为革命牺牲的岳西县革命烈士事迹,并在革命烈士雕像前向牺牲的革命烈士鞠躬致敬。       在中央红军独立二师司令部旧址,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全体师生深刻感受了中央红军独立第二师革命先辈们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所开展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全体师生认真观看陈列展品、图片和文字介绍,仔细聆听讲解员的现场讲解,重温了红二十八军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下不畏险阻、浴血奋战的光辉革命历程。12月3日,实践教学团队来到安庆

2023-12-03

红色教育基地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为我们再现革命烽火岁月,解锁中国共产党历经千难万险和艰苦奋斗积累下来的精神密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教学,11月25日,我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将实践大课堂搭在了红色教育基地——云岭新四军军部,开展了一次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 领略奋斗历程 创造时代伟业”的实践研学。研学之旅由参观王稼祥故居开启。故居纪念馆中陈列了王稼祥同志一生中革命活动的照片和资料,同学们通过观看陈列的物品和照片,结合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了解王稼祥同志的相关事迹及他对中国革命的三大重要贡献,学习伟人高尚的革命情操和坦荡磊落的胸怀。       图为讲解员向同学们讲述王稼祥革命事迹参观完王稼祥故居,我们来到了被誉为“新四军的摇篮”——新四军军部旧址。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同学们了解到新四军在泾县云岭两年多时间里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皖南事变的经过。看着四周墙壁上

2023-11-2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6月16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演讲与辩论协会承办,在A3W401教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用一堂好课致青春,比赛邀请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工秘书吴猛、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英教授、张贤法、高旭、杨明明、缪玲丽、刘畅和王燕老师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图为参赛队伍比赛现场)本次比赛共有十支队伍参加,选手们主要围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时事热点问题展开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授课内容、制作课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现场教学展示。比赛现场,选手们个个转变为思政课小教师,生动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将思政课教材中的理论与青年学生身边的现实相结合,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本领担当与志存高远。(图为比赛颁奖现场)十支队伍全部演讲完毕后,评委

2023-06-1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5月27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走进浙江嘉兴南湖,开展“行走的课堂”系列实践教学活动,瞻仰红船,寻访伟大建党精神,重温峥嵘岁月,赓续红色根脉。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师生们瞻仰了中共一大代表群像。参观了《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前赴后继、救亡图存”、“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英汇聚、开天辟地”等专题展区。师生们被庄严、肃穆的现场氛围所感染,感悟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的历史。通过光电影像图片实物资料、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幕幕再现的画面、一幅幅珍贵的照片,让师生们深入了解了中共一大的历史背景,深刻感知了百年党史的波澜壮阔,从实景的追溯回到历史的画

2023-05-29

5月17日,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处主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大学生心理健康联合会协办的“道德寻心”第五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于A32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多功能厅拉开帷幕。本次比赛共有六支队伍参加,他们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剧本和表演,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创意。各队作品分别从不同角度,生动演绎了大学生在自我探索和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蜕变。                                      (图为比赛现场)作品《你看,世界开满了花》、《抑郁》和《醒悟》聚焦原生家庭,提醒我们要学会沟通;《追光》通过演绎主角内心矛盾的拉扯,讲述一段自我救赎的故事;《孤岛上的星光》让我们学会勇敢做自己;《梦中飞花》聚焦传统文化,启发年轻人获得更好的认识自我;来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助理的特别节目《界线》使我们明白,善良不能没有底线。每个参赛队伍都用心准备了自己的作品,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思考和启示。演员们精彩用心的表演、绚丽的灯光和音效以及每个剧所要传达

2023-05-17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设,5月13日,校团委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140余名“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前往湾沚区湾沚镇桃园村农村党建馆,开展青春思政课系列活动,沉浸式体验桃园村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湾沚镇党委副书记范文斌对老师和青年学生骨干一行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由讲解员施琴带领青年学生骨干参观芜湖市农村党建馆,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主线,通过主题内容不断变换的展示形式,运用艺术浮雕、场景还原、声光电、360°全息等高科技多元化陈展手段,为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带来视、听、触全方位互动体验,全面展示了芜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工作概况。 (图为参观芜湖市农村党建馆)范文斌指出,桃园村的乡村振兴发展离不开五个“始终”:建强村党组织、推进产业振兴、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并鼓励青年学生骨干要把工作当做事业来做,用智慧营造环境,善于做团结的工作,将才能发挥在广袤田野上,用奋斗为青春写下生动注解。(图为范文斌发言) (图为

2023-05-1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5月13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思政课“搬”进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云岭新四军军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走进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一股强烈的革命气息扑面而来。“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是依托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部驻扎云岭期间留下的主要遗址而建立的革命纪念馆。时光荏苒,抹不去革命先烈用鲜血铭刻的深刻印记;号角声声,歌不尽新四军健儿保家卫国的豪迈之情。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书写一曲曲爱国的篇章,谱写一首首英雄的赞歌。”任晨晨老师和讲解员一同为同学们讲解云岭新四军军部的创建与发展史,声情并茂地为同学们解读了新四军的伟大奋斗精神和伟大的爱国精神。同学们认真聆听,仔细观看,为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深深折服。(图我校任晨晨老师及讲解员现场教学)通过一幅幅真实的照片,一张张陈旧的桌椅,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尊尊熟

2023-05-14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激发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彰显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崭新风貌和昂扬斗志,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组织我校学子参加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2022年“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校内选拔,最终提交的微视频作品喜获佳绩。在微视频创作赛项中,机械工程学院沈先卫等同学的团队作品《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之<共产党宣言>》(指导教师郁从娟、王来凤)喜获一等奖;机械工程学院周力等同学的团队作品《理论微宣讲之中国梦》(指导教师郁从娟、王来凤)喜获省级二等奖;艺术设计学院王建美同学的作品《吾有所爱,其名华夏》(指导教师任晨晨、张贤法、樊晨)荣获省级三等奖。其中,郁从娟、王来凤两位教师被授予“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是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唯一一项大学生学科与技能竞赛。

2022-10-2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学思践悟中听党话、跟党走,6月30日-7月中旬,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及管理工程学院联合指导的“追忆少年”实践团赴安徽省黄山市,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调研活动,学习、宣扬并传承红色文化精神。    (图为出发前全体成员及指导老师合影)  7月1日,全体实践队员准时到达岩寺镇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在纪念馆内,队员们看到了新四军及革命老一辈革命家叶挺、陈毅等同志的光辉足迹。一份份发黄的电报、一杆杆生锈的枪支,无一不诉说着曾经那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纪念馆)(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纪念馆)  紧接着,团队成员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了采访调查,深入了解群众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看法。从小学生到青壮年,再到老年人,大家都深刻感受到了扎根于群众心中红色文化的力量,对如何弘扬红色基因有了更深层次的见解。(图为团队成员对老党员进行采访调查)  实践团更是深入乡村,来到了小练村。小练村,是黄山市第一个

2022-07-21

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引导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于6月18日晚上在A3博学楼W401开展了我校首届“中国梦,我的梦”概论课实践教学成果“微视频”大赛展示活动。本次比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演讲与辩论协会协办,比赛特别邀请了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陈巧巧、学生处学生管理主管潘经健、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英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广喜、张贤法和高旭老师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共有20名选手脱颖而出,一场激烈的比赛拉开序幕。比赛过程中,众多参赛选手的视频内容各具特色,选手仪表端庄,语言生动活泼,以独特的视频创作视角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积极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担当,勇于寻梦、追梦和圆梦的青春历程,争当美丽中国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者的实践自觉。20位参赛选手紧扣主题,以丰富的内容、精心的制作,抒发了新时代大学生勇于奋斗、不负韶华和勇敢追梦的青春壮志。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评委和观众们的一致好评,现场掌声不断。经评委打分

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