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科研
实践教学 首页 > 教学科研 > 实践教学 > 详情页
红色文化传薪火,真理力量耀心窝——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05-29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春季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组织师生赴宣城市泾县开展主题为“红色文化传薪火,真理力量耀心窝”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代表、大二各行政班级思政委员等学生代表、学生社团代表等共98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以实地探寻的方式,让思政教育在红色热土上绽放光彩。

红色沃土,寻访历史记忆

泾县,这片浸润着革命先辈热血的红色土地,见证了新四军的光辉历程与皖南事变的悲壮历史。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陈列、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片,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新四军将士们不畏强敌、英勇抗争的故事,深刻体会到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民族解放事业奋不顾身的精神。军部会议室、叶挺别墅等旧址建筑,承载着丰富的革命历史信息,成为生动的 “红色课堂”,让同学们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背景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理解。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中,青松翠柏环绕,庄严肃穆的氛围令人心生敬畏。同学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鞠躬致哀,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在烈士墓区,一排排墓碑静静矗立,仿佛诉说着那些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学生们详细了解了皖南事变中革命烈士们为坚守信仰、捍卫正义而英勇献身的壮举,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气节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正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革命斗争精神的生动体现。

image.png

图为师生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文化传承,感悟宣纸魅力

中国宣纸文化园则为同学们展现了另一种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宣纸制作工艺历史悠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技艺。在文化园内,学生们参观了宣纸的制作流程,从选料、制浆到捞纸、晒纸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传承人们现场展示的传统技艺,令同学们叹为观止。大家亲身体验了捞纸等环节,深刻体会到 “工匠精神” 的内涵。这种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传承,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文化自信、文化传承的要求相呼应,让大家认识到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image.png

图为师生参观中国宣纸文化园)

思政实践,铸魂育人显成效

此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思政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和亲身感悟,参与活动的师生们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更加鲜活、深刻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杨明明表示:“走出校园课堂,来到历史事件发生地和文化传承地开展教学,能够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极大地增强了思政课的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探寻和体验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思政课的引领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生们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参与活动的学生谢余婷说道:“在新四军军部旧址和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我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们进行了一次次深刻的精神对话,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而在宣纸文化园,我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这次实践活动让我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传承红色文化,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image.png

图为活动合影)

此次 “红色文化传薪火,真理力量耀心窝” 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让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在泾县这片土地上深度融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使学生们在理论学习中汲取了信仰的力量,更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真正实现了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教育目标,激励着青年学子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真理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书写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