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师资队伍
教师风采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风采 > 详情页

1.png    


  胡安全,男,安徽芜湖人,中共党员,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

一、个人简历

胡安全,男,1962年生,安徽芜湖人,中共党员,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成果评审专家。

二、教育学习

1980年9月至1984年6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专业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8年9月至1989年6月,在南京大学历史系进修学习历史学硕士生课程。

2002年9月至2004年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从事访问学者工作。

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6年8月,在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研修(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第1期)。

2012年9月,在中共中央党校研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第48期)。

2017年10月至11月,赴美国俄勒冈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等高校考察学习。

三、研究方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中国共产党执政史

3.中国改革开放史

四、主讲课程

1.本科生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硕士生课程:中国共产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博士生课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前沿。

五、主持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道路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17BKS048),已结题,成绩良好(证书号20211352)。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起源研究(项目编号09BDJ004),已结题,成绩良好(证书号20140830)。

3.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中国改革动力的生成研究(项目编号SK2016SD30),已结题。

4.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06SK089),已结题。

5.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及分类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4jyxm064),已结题。

6.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规律研究(项目编号2005333),已结题。

六、主要论文(21世纪以来主要论文,按发表时间排序)

1.论党在过渡时期的文化政策,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教条主义必须休息”——抗战初期毛泽东反对王明教条主义的斗争,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12期全文转载。

3.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中国教育报2003年2月19日理论版。

4.党关于新时期若干发展阶段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3期。

5.“大跃进”之后的反思与总结——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5期。

6.新民主主义社会文化建设的指针——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的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7.抗击非典:三个代表的伟大实践,时代潮2003年第13期。

8.论新时期国史的分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12期“论点摘编”收录。

9.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精髓的科学认识及其实践意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专刊)。

10.伟大的理论创新 坚实的理论探索——2000-2003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综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11期。

11.对新时期党的五篇历史总结文献的研究,党的文献2005年第2期。

12.2000—2003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综述(上),理论前沿2005年第3期。

13.2000—2003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综述(下),理论前沿2005年第4期。

14.新时期中共党内教育活动的历史考察,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5.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意识的嬗变与执政党的思想建设,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6.19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1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7.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起源问题研究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4期。

18.新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演变与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9.中国共产党改革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72期。

20.中国道路生成的历史合理性——析习近平四个“走出来”重要论断,载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围绕四个全面,彰显智库支撑——安徽省社会科学界(2015)学术年会论文集》,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版。

21.当代中国农民家庭承包的历史逻辑,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2016年第3期全文转载。

22.动力生成视阈下当代中国改革尝试波折的原因,兰州学刊2016年第3期。

23.邓小平担任总书记时期探索中国道路的思想特质,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年第3期。

24.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进,当代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1期。

25.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学习机制的构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9期。

26.新时代中国道路的伟大开拓,求是网2017年11月23日。

2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广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

28.中国改革开放起点问题再认识,江淮论坛2018年第6期。

29.重大时代课题转换视域下新中国的道路创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

30.习近平关于中国道路论述的理论探析,学习与实践2020年第11期。

七、主要论著

1.中国道路的新时代之思,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版。

2.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起源,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八、主要奖项

1.论文《党关于新时期若干发展阶段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获2003—2004年度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7)。

2.论文《思想文化的多样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挺进》获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颁发的全省教育系统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征文评选二等奖(2011)。

3.论文《中国道路生成的历史合理性》获2015年度安徽省社科联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4.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2018年5月获省委宣传部统一部署、省委教育工委在全省高校组织开展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论文评选二等奖。

5.论文《习近平全面开拓新时代中国道路的思想理路》2018年8月获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全省社科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讨会一等奖。

6.论文《习近平全面开拓新时代中国道路的思想理路》2018年9月获省社科联“三项课题”重点学术课题研究成果优秀成果二等奖。

7.论文《寻道:新中国探索中国道路本质的逻辑理路》2019年11月26日获省社科联颁发的2019年度全省“三项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

8.指导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张文羽参加省级论文大赛2020年“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并获一等奖,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

9.论文《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改革开放的历史总结》被教育部采用上报,供有关领导同志参阅。2022年4月20日教育部社科司签发《研究成果采纳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