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加强学院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新时代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3月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孙立主持并开展培训,学院全体教职工参会。 孙立从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治理的政策指向、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实践规范三个方面,详细解读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违反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案例,并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对《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师德“一票否决”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进行了解读。他强调教师从教过程中要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恪守学术规范,希望大家明确纪律红线,立足自身教师岗位,潜心教书育人,专注科学研究。 (图为培训现场) 通过此次专题培训,大家不仅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前景壮阔任务艰巨。在此关键节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持续关注“两会”盛况,畅谈学习“两会”精神感悟。 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刘德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又一次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提振信心、指明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两会精神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引领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脚踏实地工作,助力信工学子成长成才,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汪一江: 组织动员思政课老师们第一时间把全国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与大学生分享全国两会的盛大召开给全国各族人民带来的新气象和新力量,引领学生深入了解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等新词热词,树立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新教师教育教学基本能力,使新教师能够尽快站稳讲台,3月1日下午2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在A1N402教室开展集体磨课活动。本次磨课活动专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由教研室负责人高旭主持,金沐云、李媛两位教师作教学展示,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活动。 首先,由金沐云、李媛两位老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提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两个方面内容进行授课展示。金沐云老师以专题的形式,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时代化这一问题作了回答,并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要性。李媛老师则以章节的形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提出及内涵进行诠释和讲解。 随后,陈英教授分别对两位试讲老师进行点评并提出建议,强调在课前要多在备课上下功夫,要把教材吃透;课中要注意板书设计、讲课节奏和个人状态,以饱满的情感调动课堂气氛,以课堂互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生活实际联系理论知识巩固学习成果;课后要善于归纳问题和总结经验,多与经验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人才培养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3月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A1N502会议室召开“教学基本能力过关”教研活动部署会,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汪一江主持。 会上,汪一江带领大家学习了《关于开展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新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过关”教研活动的通知》,并就该文件从“教研对象”和“教研安排”两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对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强调因我院新进教师较多,学院近期的重点任务是学习落实文件精神,组织开展磨课活动,把日常教学工作做细做实,进一步强化马院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学习交流,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尽快完成教学基本能力过关。他还就开学以来在随堂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反馈,鼓励全体教师不断提高课堂管理及教学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会上,学院综合主管任晨晨就《关于开展202



为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起好步、开好局、谋好篇,2月21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A1N502会议室召开了新学期教学工作例会,统筹部署新学期各项工作,明确奋斗目标,落实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综合主管任晨晨主持。 教学例会上,任晨晨转达了刘德胜院长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入职教师的欢迎,希望新入职的教师们能够早日站稳讲台,承担起培育新时代信工学生的使命。新教师们向大家做了自我介绍,共同表达了能够成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的荣幸和自豪之情,并表示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执教能力,精心教书、潜心育人,讲内容精彩的思政课,做学生喜爱的思政老师。 会上,任晨晨领学了学校教学事故认定管理办法,要求教师们坚守岗位职责和准则,严格遵守学校教学工作的各项规定,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精心备课、站稳讲台、上好思政课。他转达汪一江副院长对新教师的教学要求,提醒新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三点:一是提前到达教室;二是不得提前下课;三是加大课堂管理。 最后,学院胡安全、的李



为提高教研室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助力新进教师顺利融入角色,2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全体教师于A1N404教室开展集体磨课活动。胡梦军、张田祥两名教师自选授课内容进行45分钟的磨课展示,宋曲霞教授和教研室负责人韩燕玉负责点评。正值新学期第一周,两名教师都选择了课程“导言”部分磨课,围绕“中国近代史综述”和“中国现代史综述”两部分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展开了授课展示。 韩燕玉和宋曲霞对两位教师的授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韩燕玉指出,胡梦军的授课准备充分,课程内容丰富,补充了相关史实,但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方面还有待加强。宋曲霞认为张田祥授课结构清晰,能够很好地把握历史脉络,但需要注意控制课堂节奏,确保信息的充分吸收。 活动的最后,宋曲霞做总结发言。她强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一定要明确课程性质,厘清历史与思政的关系;要把握教学主线,注意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做到详略得当,过渡自然,生动形象;要重视课后反思,在授课实践中及时优化方法,提高能力。 通过这次磨课活



为深入推进我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课程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2月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在A1N406教室集体开展教研活动,活动由教研室负责人高旭主持,廖涛、邵蕾两位教师作教学展示,李卫华、胡安全和陈英三位教授做专家点评,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专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首先,廖涛老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提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两个方面进行了授课展示,邵蕾老师则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这一方面进行了教学展示,两位老师以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教态展现出思政课教师的情感和思想立场。 随后,三位教授分别对两位老师进行点评并提出建议,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教学重难点,注重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层次要清晰,做到环环相扣;注意台风、教态,把握好授课节奏;要立足教学内容,因材施教;鼓励青年教师要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循序渐进,站稳讲台。胡安全教授提到,青年教师不仅要提升教学素质,还要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回顾改革开放45周年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突出学习成效,2024年1月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演讲与辩论协会在A3W401开展“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作品展示比赛,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汪一江、陈英教授、张贤法、郁从娟、樊晨老师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本次比赛共有十六支队伍参加,选手们主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比赛主题展开了形式多样的现场作品展示。比赛现场,选手们仪态大方、从容自信,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展示内容丰富,利用多种媒介辅助进行了精彩的改革开放成果展示,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同时也展现信工学子的展示水平和风采。 十六支队伍全部演讲完毕后,评委们从作品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综合印象四个方面进行评审打分,经过工作人员的核算统分,最终确丁了此次比赛的一二三等奖。 本次活动的开展,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