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为了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7月4日下午,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飞梦探寻者”基层服务实践团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燕老师的指导下,踏上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旅程,前往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厂开展“探索芜湖航空,传承飞翔梦想”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去感受中国航天发展的飞速历程,了解英语专业与航空产业之间的关联,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用英语讲好中国航空故事。在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厂,公司的组织宣传部人员亲切地接待了实践团一行。首先带同学们到飞机总装生产线观看短片,使同学们对航空产业有初步了解,然后,通过专业工作人员对飞机制造各个阶段,如设计、组装、测试等的详细讲解,让学生们对飞机制造的复杂性和精密性有了更深的感触。随后,大家参观了电科飞机DA42真机,并进行了飞行模拟体验。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有机会使用手柄配合电脑去体验飞行的全过程,从起飞到空中飞行,再到安全降落,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有了不一样的新奇体验。体验结束后同学们跟随工作人员来到了塔台,工作人员详细地为同学们介绍了塔台的功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7/11

在骄阳似火的暑期,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303班的学生们积极投身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组成了一支充满活力与爱心的队伍,实践团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晨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乡村,走进农田,为当地的阳光玫瑰大棚种植户送去了温暖与实实在在的帮助。用实际行动帮助农民,展现了当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这支名为“农情筑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怀着对农业的热爱和对乡村振兴的使命感,来到了芜湖市红杨镇月湾村。在室外温度36度的高温天气,同学们在阳光玫瑰大棚内气温更高,还有各种蚊虫的“偷袭”,但这丝毫没有阻挡大学生们的热情。他们认真倾听种植户的指导,迅速掌握了采摘、修剪枝叶、给葡萄套袋等农活的技巧,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手中的工作却一刻也没有停歇。种植户周阿姨看着忙碌的大学生们,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这些孩子们不怕苦、不怕累,干起活来有模有样,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对这群大学生们的帮助赞不绝口。(图为活动现场)本次实践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人员和农民的高度评价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7/09

随着暑期的到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202班“力振乡旅 情满西河”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踏上了前往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西河古镇的旅程,开启了为期十四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这项旨在促进乡村振兴和古镇旅游业发展的活动中,志愿者们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齐云老师的指导下,深入古镇,为当地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图为志愿者们走访调查古镇景点)西河古镇,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遗产的地方,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努力打造区域旅游亮点。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志愿者们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古镇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在充分了解古镇的地理环境、文化特色及旅游现状的基础上,志愿者们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老师张齐云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针对游客需求,志愿者们设计了一系列旅游路线和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古镇的历史和文化魅力。除此之外,志愿者们还深入古镇各个角落,面对面为游客提供服务,用掌握的丰富知识向游客介绍古镇的历史故事、文化景点和特色美食,极大地丰富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7/08

基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社区也不例外。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不断变化,社区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需求,包括人口老龄化,网络诈骗等问题。7月4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筑服务初心,写惠民答卷”基层服务实践团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孟慧老师的指导下来到了湾沚镇罗保社区。团队通过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助力社区治理创新和建设社区治理共同体,为基层社区治理贡献青年力量。经过前期与社区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分为两支队伍,分别在罗保社区、美好锦城小区进行防诈骗宣传、防溺水宣传及环境清洁等活动。(图为志愿活动现场)团队成员积极与当地居民交流,通过走访调研,志愿者们发现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社区内仍有许多居民不会使用互联网,甚至有过被诈骗的经历。针对这一情况,志愿者们迅速行动起来开展社区防诈骗入户宣传活动。他们耐心教老人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并向他们讲解网络安全防护知识,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也有效提升了他们的防诈骗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7/08

为进一步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号召,提升城乡地区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综合素质,7月2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203班“乡约一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团队在指导老师张贤法的带领下深入芜湖市湾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护苗计划”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为理论宣讲,通过知识传递,理论教育,为当地青少年学生,特别是特殊家庭情况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起一道坚实的成长保护网。(图为宣讲员们作理论宣讲)宣讲第一环节,实践团队以“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为主题,为青少年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党史宣讲教育。通过讲述“红船精神”、“只点一根灯芯的故事”、“半条棉被的故事”等一系列党史故事,生动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初心宗旨,激发了青少年学生对党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在互动问答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纷纷表示要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第二环节,实践团队开展了青少年防溺水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7/0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推动教学相长、师生共进,形成良好思政课教学氛围,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同时根据《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关于组织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的通知》的相关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组织开展了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活动自筹备之初就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关注和积极参与。经过层层选拔推荐,最终有12个团队晋级决赛,这些选手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但他们都对思政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决赛与公开课展示活动于6月27日顺利开展。在决赛现场,选手们紧紧围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这一主题,结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6/28

为加强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院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根据学院2024年教师科研培训计划,学院负责组织开展关于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方面的培训。6月20日下午,学院在A1N502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如何做好人文社科科研工作?》的专题讲座。邀请的主讲嘉宾是河海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博士生导师单连春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汪一江主持本次讲座,学院全体文科组专任教师聆听了讲座。(图为汪一江主持发言)单连春教授结合自身教学科研经历,他首先,围绕“论文的选题”、“论文框架”、“逻辑展开的三种范式”、“论文写作格式与注意事项”、“投稿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科研论文从选题、写作到投稿的思路。他指出,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应具备时效性、针对性、深度性和广度性,在论文选题时需要注意时间节点、社会热点、学科焦点、研究落点;其次,他提到,论文结构设计是整个论文的框架。在写作之前要厘清思路、确定线索、突出主题、理清逻辑,只有当框架被构思好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6/2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亲和力,我院组织开展“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青年建功新时代”——2024年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暨《概论》课实践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从初赛、复赛再到决赛历时2个月,2022级所有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演讲与辩论协会全力协办。经过精彩角逐和层层选拔,10支队伍晋级决赛。 (图为比赛现场)6月19日晚,一场精彩的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在A3名师大讲堂火热进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汪一江,校团委副书记王灿、吴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胡安全、李卫华、陈英,决赛团队全体成员及班级学生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图为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以《概论》课有关章节内容为依据,充分结合时政热点和学生兴趣点,讲授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国际背景”等内容。十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