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安全一夏”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至8月4日到达安徽省芜湖市香格里拉社区,在指导老师张琳琳和思政指导老师周静的带领下,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与防溺水宣讲,共筑安全港意识7月15日,实践团来到香格里拉社区居委会,开启了实践活动的第一站。队长王雅婷与社区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的举办此次活动,交流完成后成员们迅速准备并等待社区中小学生的到来。活动开始,成员仲欣通过讲解防溺水案例、播放防溺水视频以及模拟溺水游戏等方式,向在场的中小学生强调了防溺水的重要性,并教授了基本的自救和互救知识。在场同学积极举手,踊跃发言。通过此次活动,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普及防溺水的重要性,并更加渴望推动安全教育活动的宣传。(图为实践团成员向中小学生宣传防溺水)(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门口合影)家齐心协力筑防线,共拒邪教护团圆为配合社区营造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提高社区群众识邪、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8/05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法分子运用网络实施诈骗行为也日益增多,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困扰。为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提升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7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智防乡音 护三农”实践团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李宁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明明老师的指导下,赴合肥市长丰县义井镇义井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实践团成员活动集体合影)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义井镇农商行旁,设立了网络安全咨询服务站点,为社区居民答疑解惑,提供一对一的咨询帮助。随后,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设置互动体验区等形式,让居民们更直观地认识网络诈骗的危害,学习防范网络诈骗的有效方法。(图为实践团现场设立网络安全咨询服务站点)此外,为深度地了解居民是否具备反诈骗防范意识,在活动开展期间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走访,每家每户进行调研与宣传,收集了百余户的问卷数据。通过收集到的问卷数据以及实际走访的情况,实践团成员发现不少居民存在互联网诈骗防范意识薄弱的情况,有些居民只知道诈骗大致的概念,却不清楚诈骗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8/04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公民热爱祖国、为国家利益奋斗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基石。为此,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星火燎原”实践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智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爱国主义教育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国家观念、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它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雨花敬老来助餐,青春传递助老情管理工程学院“星火燎原”实践团以宿州市为主要调研地,于7月24日集结于宿州,开始了第一项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们来到第一个实践地点——雨花斋,一家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免费的餐食和关爱的非营利性公益餐厅。当天早上,志愿者们早早来到了这里,仔细聆听道教文化,深悟感恩之心,祈盼一切美好,以积极上进的雨花精神来迎接每一天。临近中午,随着前来用餐的人员陆续到达,不算太大的屋子已经变得拥挤起来,志愿者们也早就等待在各自的岗位上严阵以待,雨花斋以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8/04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组建“绘梦乡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高超、李媛的带领下,于2024年7月16日至29日在芜湖市陶辛镇双桥村开展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致力于助力陶辛镇双桥村的产业升级、乡村建设及村民的美好幸福生活,促进当地文化产业与农业生产的高度融合。针对此次活动,团队规划先行、分类施策,队员们也积极参与、全力以赴,整个活动包括了解莲子加工技术、美化乡村墙绘、开展走访调研等多个实践环节。(图为全体成员合影) 电商兴农,步步生莲7月18日,实践团来到双桥村莲子加工厂,详细了解莲子的生产加工过程,厂内先进的加工设备和高效的生产流程让队员们深切地感受到乡村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参观交流,队员们了解到,双桥村莲子加工厂在为村民们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基于对双桥村莲子加工厂的参观调研,接下来的日子,队员们与电商运营办公室负责人奚智羚经过多次沟通后,决定以“电商兴农”为主题,以抖音直播平台为依托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8/0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机械工程学院“信工科技筑梦队”实践团奔赴江西余干、安徽南陵和宣城三处鸵鸟养殖基地,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实地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并结合专业知识和国家政策,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青年智慧。此次活动由机械工程学院何东伟、马克思主义学院常琳琳老师跟队指导。(图1:与南陵金马特种养殖有限公司座谈现场)实践期间,团队通过大量走访与充分交流,了解到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鸵鸟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增收的新途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江西余干县奔富鸵鸟养殖合作社,团队成员们见证了鸵鸟养殖与孵化的全过程,以及鸵鸟苗、鸵鸟肉与蛋类的销售情况。合作社占地面积超过100亩,直接带动302户农户成功脱贫,连续两年为入股贫困户分红2400元。此外,基地还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图2:基地工作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8/01

响应国家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应用专业知识和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数字赋能 助力乡企”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至28日深入霍山县下符桥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霍山门户·多彩新韵·数字赋能”为主题,在指导老师宋卫卫、张齐云的带领下,取得圆满成功。扎根霍山门户,共筑多彩家园从地理位置上看,下符桥镇是霍山县的北大门,这里红色历史与绿色生态交相辉映,民俗文化丰富多彩。7月18日,实践团在庙岗集村举行了对接和授牌仪式,与村书记赵东深入交流,共谋乡镇发展大计。在对接仪式上,赵东向实践团介绍了乡镇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发展瓶颈,经双方过现场讨论,初步构建了调研提纲和解决思路。实践团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探索乡村建设新路径,并深入乡镇实地调研,结合具体情况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力。最后,双方举行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地的授牌仪式。(图为授牌仪式现场)多彩新韵之红色记忆:学习红色历史,铭记红色精神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7/3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4年7月16日-8月2日,由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学生会部分骨干成员组成的安信工“乡韵振兴,‘星火’领航”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张丹龙、夏林以及思政指导老师高旭的带领下,走进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汪堰村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肩负使命勇破浪,深入调研助振兴7月14日,安信工“乡韵振兴,‘星火’领航”实践团在博思楼S201教室举行了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张丹龙强调活动的形式应贴合实际、活动内容应具体,确保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专业素养助力乡村振兴,安全高效。仪式结束后,为了解安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促进乡村发展,7月17日至18日,实践团来到汪堰村,针对当地农产品生产、销售情况进行深入调研,进一步明确实践团后续助力汪堰村的工作重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7/30

在新时代的进程中,红色精神依然焕发着光彩。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号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深化对红色精神的理解,管理工程学院“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实践团队于7月19日至7月22日在指导老师李梦媛、缪玲丽的带领下赴安徽省合肥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实践团与指导老师合影)铭记渡江战役历史,赓续爱国红色血脉第一站实践中,实践团志愿者们前往渡江战役纪念馆。实践团参观了渡江战役纪念馆,通过参观深刻了解了渡江战役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他们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解说,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这次参观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参观了所有的展厅,还从讲解员口中知道了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任务和故事,通过这些,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伟大精神。                       (图为实践团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图为实践团在渡江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