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科研
学术交流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术交流
  •   8月1日,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大学“国家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虚拟教研室’”、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共同承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高端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讨会”在沈阳成功举办,我院教师代表任晨晨参加本次论坛并与专家学者进行广泛交流。(图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高端论坛现场)  本次大会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金龙作“基于科学研究的马院建设”主旨报告;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吴宏政就“实践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作主旨报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夏永林就“基于问题导向的思政课专题化教学的思考”进行专题报告。研讨会上,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祁冰以“从现实回望历史:真诚的道歉为什么这么难”为题目;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08-06
  •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中为四史教育的工作开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5月26日下午,我校“思政大讲堂”第二讲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开讲。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德军教授应邀就“四史教育”主题进行宣讲。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刘德胜主持,近300名学生代表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代表到场聆听。 (图为刘德胜主持讲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刘德军教授以生动有趣的案例,精确的数据,引人深思的史事。他首先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著名党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党史资料数据的真实性三方面指出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树立大历史观的重要性。其次,以“初心和使命”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的主题与主线,用生动的党史故事深入解读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贡献。最后,从党的百年历史是“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三方面解读了党的百年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05-12
  • 为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5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安全教授作了题目为《青年教师怎么做科研——关于科研实践的几点体会》专题讲座,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了学习,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汪一江主持。(讲座现场)讲座中,胡安全教授以自己担任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的经历分享科研经验,给予老师们对科研更直观的认识。他提出,增强科研意识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学科意识,学科是认识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做科研首先要明确自身研究活动的学科定位。此外提及青年教师需要通过了解本学科基本的文献资料、权威著作、学术规范等来增强学术意识。(胡安全教授作报告)胡安全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科研实践,从科研服务教学、教学反哺科研、教学与科研的双向驱动三个方面阐述了思政课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从教学中获得科研的热点,从科研中提升课程的感染力,强调科研应该服务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服务于教学知识点的把握。他特别提出: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05-12
  •         为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整体水平,4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汪一江、形势与政策课程组负责人张贤法组织多位思政教师在线参加了全国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2022年首次集体备课会暨2022年春季学期全省高校“形势与政策”备课会。备课会通过线上会议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1300多名思政课教师齐聚线上,围绕“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建议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由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教授主持,广东省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与宣传处倪熙处长致辞,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近代史纲要”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致辞发言并指出,2022年4月8日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建议》(下称《教学建议》),本次会议紧扣《教学建议》中所指向的多门思政课程进行解读,十分必要与及时。会议分别邀请了六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04-09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水平。2月27日下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安徽师范大学共同开展第六期安徽省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会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中国梦专题集体备课研讨会。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计40余位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集体备课会。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祥兴、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汪一江全程参与指导,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负责人崔明海副教授主持备课会。(崔明海主持备课会)备课会伊始,我校教务处副处长孙怡川致欢迎词,对此次集体备课会顺利召开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表示,作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仅历史底蕴深厚,而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科研水平都走在全省高校的前列,此次集体备课会能够创新形式,有助于进一步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02-27
  • 12月18日上午,由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举办的全省思政课“手拉手”第三期集体备课会在芜湖海螺国际大酒店举行。此次集体备课会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邀请了安徽理工大学、皖南医学院及在芜兄弟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40余人现场参与,同时吸引了省内外其他高校思政课教师50余人线上参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汪一江、青年教师张贤法参加了本次集体备课会议。会议由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负责人单传友主持。会上,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汪盛玉致欢迎词,他代表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参加此次集体备课会的线上线下专家和同行表示热烈欢迎,着重介绍了此次集体备课举办的背景、安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情况,并预祝集体备课取得圆满成功。安徽理工大学李长虹副教授就原理导论部分内容作了充分备课详解,他以本课程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为切入点,重点阐述了课程的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