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详情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10/17

 10月16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教师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认真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大家纷纷表示,聆听报告后心潮澎湃,深感自豪,倍受鼓舞,表示“我们将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汪一江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系统全面,既回顾既往又面向未来,既有战略擎画又有具体安排,是一篇充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经典文献。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理应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面走在前面、作出表率。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大会精神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入普及宣传,持续运用好、打造好宣讲品牌活动,让大会精神深入人心、师生户晓;要强化理论研究,围绕大会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组织开展专题研讨、学术交流,推出一批优秀研究成果,用“理论之思”答好“实践之问”。

 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卫华教授: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系统研究、精准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中,使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讲义、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时代发展和理论脉络讲清楚党的最新理论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学生,引导青年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把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英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谈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踏上新征程。我深切感受到我们高校教师责任更大,任务更重。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把立德树人牢记在心中,自觉肩负起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的使命担当,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宋曲霞副教授:十年的伟大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十年的伟大变革有目共睹,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归根到底在于马克思主义行,在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飞跃。我们所有党员都应该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铸魂育人,充分认识到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性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课教师张贤法: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与研究,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将会议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不断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大会强调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作为一名帮青年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思政课教师,一要与学生心灵相通、情感相连,用理论说服学生,用故事感染学生,把思政课讲出温度,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二要突出问题意识,在教学中坚持守正创新,把理论重点、现实热点与青年问题结合起来,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中将思政课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以年轻人的方式讲述年轻人的故事,助力广大青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课教师郁从娟: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极具思想性、创造性,振奋人心,引人深思,催人奋进。报告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芒,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治宣言,也是我们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的行动指南。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提高政治敏锐性和学术敏锐性,自觉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自己的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中全面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为立德树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课教师韩燕玉:一是要铭记复兴历史,不忘来时坎坷,珍惜复兴可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注定是一条充满荆棘的崎岖之路,直至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二是激发复兴豪情,坚定复兴信心。中国人民从来不信邪、也不怕邪,认定的路,再苦再难也要走。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凭着这股韧劲、拼劲,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谱写了中华民族最为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三是笃定复兴前景,相信光明就在前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展示出强大生命力并继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有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指引,就能凝聚起全体中国人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困难。

 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教师高旭:党的二十大报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教学科研本职工作中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本领,引导学生到祖国需要的的地方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教好一门课,带好一班人,努力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通过思政课教学,达到知识传授、政治引领、价值塑造的教学目标。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策课教师张齐云:作为一名普通的思政课教师,我们必须时时牢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教学和生活中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给我们的伟大使命。我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